开心文化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3544|回复: 1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禅与开悟 之一 {台湾 中岭山禅院 张庆祥讲师} [复制链接]

Rank: 6Rank: 6

最后登录
2012-12-14
在线时间
8 小时
威望
421
贡献
191
注册时间
2012-4-9
阅读权限
70
主题
7
精华
1
积分
1070
帖子
32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2-4-16 11:46:02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本帖最后由 心海宁 于 2012-5-23 14:25 编辑


何謂禪?

老祖宗造字費了多少心血:例如
一、「貧」:
二、「痴」:
三、「禪」:

先說「示」字。

「示」即啟示,也是神的代名詞。這個字是祭壇的形狀,字形也有從天上下降來的啟示之意。

將供品擺在祭壇上叫「祭」。

人跪在祭壇前叫「祀」。

人跪在祭壇前代表眾生開口說話的叫「祝」。

雙手合揖在祭壇前叫「神」。(天人之精神得以伸展開來)

總之這個「示」字是神的代名詞。(神明、自性真神)

再說「單」字。

「單」:單純、純粹、清真無染、信實。

「單」也有合一之意,修到天人合一,無一毫人慾之私就是單。

因此「禪」的造字是一個人毫無污染的親近自性真神的字形,單獨參悟尋求自我神性,讓神性真神單獨的存在,叫做「禪」。

(這字早在倉聖造字時就有了,到東漢時才被佛教給引用。但禪字意義與達摩「見本性為禪」完全一致。)

.而自性是什麼呢?顯然能深入其境的人非常有限,因此禪這個字無乍看之下,雖如詩畫般的令人神往,但當你開始研究它,卻有如風雲般的詭譎莫測。而當你深入其境,又有一種前不見古人,後不見來者,蒼茫天地之中,感嘆一個人孤獨覺醒的感覺。


禪是什麼?

禪的定義與特質:

.在佛家來說,禪是梵音「禪那」翻譯而來(而中國字剛好有禪符合此意)。禪是靜慮之意(從心上來說的),亦即其心體雖為寂靜而亦具審慮之用,故曰靜慮。靜即定,慮即慧。定慧等持曰禪。

.達摩:見本性為禪,若不見本性,即非禪也。(禪的目標是在認識自己的本性)

.六祖:內見自性不動(人心不動),名為禪。

.在儒家來說,禪即正心,禮記大學篇的「定靜安慮得」即是禪的步驟及效驗。

.從道家的角度來說,禪學的作用是在於能使人們達到「泰然」的狀態。泰然狀態是「讓人們以其本身的樣子」而存在,並由此而掌握真理(氣、能量的真相)。泰然狀態意謂放下自我,放棄我的貪婪執著,變成人所應當有的樣子;它也意謂著具有充份的喜悅與悲傷的能力,也可以說是從一般人所處的半睡眠狀態中覺醒過來。

.從生活上來說,禪是發於本心本性以應萬事萬物的一種智慧,(即是和諧、平衡、安定、清淨、無染、智慧、慈悲的總合。)也可以說是無住心、禪即平常心。(沒有是非、成敗、善惡、得失等分別心。)它可以存在於任何事物發生之間,但大多數的時候,它常是被扭曲變形的。這其間,常有著莫大的「愚痴」偽飾於其間。

.禪的教育是要把心永遠保持「流動」、「無執」的狀態(任氣機感受去流動變化,如天上的白雲,任運逍遙,不滯不礙,毫無執著。)因為當心貪執在任何感受或氣血上,就意謂著這個流動被打斷,而正是這種打斷(被氣血所綑綁),對於身心靈的健康有害。

.禪指出從枷鎖到自由的道路,並把儲藏於我們之內的所有精力(精氣神),做了適當而自然的解放,讓那能量自由去流動,這些精力在分裂的知見下是被擠壓扭曲的,只有在身心泰然的狀態下才自在的解放開來。因此禪的目標乃是使得我們得以用快樂和愛,圓滿我們的精力,使我們免於種種的制約和殘廢,以便獲得身心的自由。

.禪與煩惱、散亂相反,是放鬆身心、獲得快樂自在的良藥。禪的目標是要脫離枷鎖走上自由,達到完全的安全感和無畏。禪從來又是活潑自然、毫不勉強的,禪並不是想使人因壓抑惡欲而過美德的生活,而是想使人的惡欲在觀照實相的光與熱裡,得以融化為正見。

.禪可以說它一個發掘自我真相的過程,即「開悟」的過程。這是指對於真實自我的開悟,找到真實的自我,對於自我的體驗真實毫無偏曲,這種開悟是一種直接的體驗,而非反省性的領會,非思辨的對心性的直觀把握,也沒有情感的污染與繁複的理智思維作用。這過程不用嘴,不用腦,不用心,不用身體,而是用感覺,感覺到真實的自己來(氣、能量),並清楚地了解自我與萬物的關係。!

.禪是看入自己生命本性的藝術(欣賞自己生命律動的美好)。它同時具有感性及理性的一面,是一種生活的智慧結晶,也是修身養性、立身處世的人生藝術,它始終不渝追求的是完整的人格。

.禪能讓人得到很好的心理矯治,養成自然的、活潑的、適應的人格。它是一門心理分析和治療的終極學問,也是一種拯救心靈的世界觀。

.禪不是一種玄妙的哲理,它講究的是對自己「徹底的直觀和真實」。

.禪是一種內觀的工夫,是從吾人自家寶藏中湧現的智慧妙藥,也就是向自己的內心看,直接進入內心的本身,從裡面來看自己,而不向外求,也不是站在外面看自己。因為「要解決自己的心理危機,首先要深入到自己的內心去!」

.佛洛依德說:「何處有本能衝動(內心氣機的湧動),何處就要有自我的真相。」把本能衝動變為自我實相,也就是禪的境界。

.禪師主要的任務是引導你瞭解「什麼是父母生你以前的本來面目?」「在燒成灰燼之後你是什麼?」「聽到一掌之聲」,並且「不用體、口、心」而表現出真我。

.禪是關乎什麼?它關乎真實的自己。禪學認為,人類精神危機的解脫,關鍵在於自身的認知和醒悟。然而認識真實的自己是何其難哉!聖哲整日教人「認識自己」就是最深的佛法,但學者們似乎根本不加留心,何其千萬次,他們把它踩於腳下,不斷的往外追逐!


如何感覺「禪」

.只在旁邊看是不夠的,禪是直接進入心性本身,從裏面來感覺它。意即我感受到了在心性之內脈動著的全部生命,並按它所生活的原樣來感受它。

.我們每個人,當靜坐而觀照他生命之最內在的深處時,都會有的一種感覺,“有某種東西在那裏躍動著(氣)“!當一個人真真實實的向內察看到,他會發現他並不是孤獨的、不是被遺棄的;在他之內有某種躍動,全然尊貴獨立的站在那兒,然則它並不是同其他一切存在分離,而是一體的。聽法者與默會此法者,既不是你的肉體,也不是你們的肚子、或肝臟、或腎臟,也不是空虛的空間。如此是誰默會這一切的呢?那就是在當下充分覺醒的感覺,沒有可分別之相,而歷歷孤明者。(感受變化的本身即是氣的變化,亦是本我的變化。)

.當萬有俱寂之時觀照自己,卻依然有些事情發生了,一個個浪花出現了。那總是和「感覺」世界有關,而非關於其它。

.想要感覺禪,你要找對工具。當我們說:「我覺得這張桌子硬」或「我覺得冷」,這類感覺是屬於感官領域的,這些感覺全身都可能發生,但這感覺和「聽」或「看」之類的感覺有所分別,因為「聽」的感覺只能發生在耳朵,而「看」只能發生在眼睛。但若當我們說:「我覺得寂寞」或「我覺得很高興」時,這類感覺指的是「內心」的領域,內心的感覺與聽、看不同,也與思維不同(六根各管一個不同領域),內心的感覺只屬於內心,你必需先找到你自己內心的那份感受,否則永遠找不到自己的內心。然而寂寞或高興的感覺,仍舊屬於相對的意識領域,但“無意識”的本能知覺則是遠比這個更為基本、更初始的感受,它指向「無名」、「無分別」的領域,這隱藏著解脫的一切秘密。

.佛洛依德曾說:「何處有本能衝動,何處就會有自我的真相。」人若想讓“無意識的本能衝動”變成自我(純然的物理現象),就須先對這些力量有所認知。無意識的湧動力量,是一種得去感覺的東西,它是人身中最原始的感覺,也是真我的所在。使無意識的力量被人意識到,然後把本能衝動變為自我實相,這就是禪在尋找自我的開悟境界。

.十八世紀日本的禪師白隱把「聽一隻手掌的聲音!」當做公案,這無非都是在探討你的本來面目。

.禪的基本理念是針對一個人內在的運作力量,並且用最直接最自然的方式去感覺它,而不依靠任何外在的或人為的力量。這種對自我本質的洞察,不是一種智性的察覺,不是站在外面來做的洞察,而是進入內在去感覺它。

.禪是直指人心的(第七意識),它不用意識去思索(不是第六意識),而且強調在自身中直覺親證。

.舉一則被嚇到的公案。


禅与开悟录音下载:(可右键地址,选择目标另存为 下载保存)
01:http://www.zgxljy.com/htz/download/mp3/YY-01-01.mp3
02:http://www.zgxljy.com/htz/download/mp3/YY-01-02.mp3
03:http://www.zgxljy.com/htz/download/mp3/YY-01-03.mp3

黄庭禅官网:
http://www.htz.org.cn/

张庆祥讲师著作及YY国学讲堂MP3录音下载:
http://www.htz.org.tw/htz/cgi/activity_contents.php?id=38


附件: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。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最后登录
2024-5-2
在线时间
718 小时
威望
13196
贡献
6520
注册时间
2011-11-23
阅读权限
200
主题
85
精华
0
积分
33068
帖子
142
沙发
发表于 2012-5-9 16:23:11 |只看该作者
禅与开悟 之二 {台湾 中岭山禅院 张庆祥讲师}

本帖最后由 心海宁 于 2012-4-16 11:52 编辑

用感覺而非思維:

.禪是不立文字、不可思議的。它只是一種感覺,而不是以思維邏輯來思考的,佛家說“擬思即差”(一用第六意識便差了),當你一開始用腦袋去思考它,想要用你的推理去認識它,已經離開它的本體了,你必須啟動內心的感覺才能接近它。

.禪體驗的基本因素,乃是不能想要藉由頭腦作用來認識自我,這就像不能用眼睛來聽聲音、不能用耳朵來看顏色是一樣的道理。想要瞭解你的內心,只有一條路,就必需進入你的內心,去感覺你的內心。佛家說“以心傳心”,換的是用你的內心去感覺內心,這是唯一的一條道路。(別人心中的感覺是沒法傳給你的)

.我們由於好惡情緒的阻礙,真覺才被蒙遮,由於我們思維想像的阻隔,實相才無以顯現。如此我們才受盡一切痛苦,轉生三界。因此禪宗有很多公案,其用意就是要阻止每一個想用理智及外求的方式來找到解答的嘗試…

有一次趙州被一個和尚問道:「我的自我是什麼?」趙州說:「你吃過早粥沒有?」「吃過了。」趙州又說:「那麼,去洗碗吧!」吃是一個動作,洗是一個動作,但禪宗所要求的卻是動作者自己,注意每個動作間,身體裡面正有著什麼在躍動著。

另一個和尚問趙州:「我的自我是什麼?」趙州說:「你看到庭前的柏樹嗎?」趙州禪師所要指的不是看這個動作,而是要注意正在看的這個人,身體內有什麼感受在躍動著。(一般人以為佛陀見辰星而悟道,而有很多公案則是聽到敲門的聲音,或者破瓦打到了翠竹而悟道,或是被嚇到而悟道,其實使他悟道的是體會到組成內在感受的那股能量的實相。)

.對於有意識的思想體系之高度估價,這在現代西方人是典型的態度,但佛洛依德並不贊同,他認為我們的意識思想,只不過是內在心理程序的一小部份,與我們內在巨大的無意識力量相比,它實在是微不足道的。

.腦中的知識只是一種理解,但卻無法讓你感受到。就像你用思維去理解別人的痛,但卻未曾感受他的痛一般的無用。頭腦化作用雖不致導致偏曲,但它卻使體驗變成不真的體驗。我以為我感受到了,但實際上我只是在想那感受,受制於腦化作用的人是疏離感覺的人。好比當我把某些感覺用語文表達,與感覺的疏離將立即發生,而原先真實的體驗現在已被虛假的語文所替代,執著語文及思想的人,勢必無法再找到真實的感受了。

.生命最本質的實相是不可能用思想來提供的,當事物依通常的順序進行時,智性上的對、不對可以說是十分方便的,但生命本質實相的問題一旦出現,智性的思維就無法給予滿意的解答,所以禪悟的體驗永不用智性思維的方式來達到的。

.若開悟可經由分析而使另一個從未開悟的人完全了解它,那開悟就不是開悟了。並且為了達到開悟,我們還得把許多的心智思維排開,因為這些思維阻礙了真正的洞察。

.教育使邏輯思考日益精微,但禪對於洞察則有不同的態度,它的教育方法常常要把弟子逼入困境讓它無所逃,而要想解脫這個困境,不是靠邏輯思考,而是經由更高層次的心靈實相,而這實相必需藉由“內心感受”而得。

開悟:

.「悟」與「無明」相對。「禪」與「煩惱」相對。進入禪,親近自己的本質,進而解脫所有的煩惱無明叫「悟」!

.「悟」的體驗是一種感覺。那是感覺每一件事嗎?不是每一件事,這種感覺是某種更根本的體會,那是一個意識到「自我真相」的感覺,這個感覺貫穿在每一件事情裡面,但卻可以與任何一件事無關。

.開悟的意思是“對於自我實相的完全覺醒”。開悟的人是感受到內在自我的真相,而不是他的頭腦理解而已,也絕非在自己沉睡之際自以為覺醒。

.真悟所感受到的自我觀點,可貫穿在分分秒秒的自在解脫裡面,而假悟則是在邏輯上的想通,或一時的感動,或是精神病態的自我膨脹。學生常會自以為他得到第幾次的開悟,而禪師則要讓他弄清楚他沒有開悟,不讓學生把假悟當成真悟,這是禪師的重要任務之一。

.「悟」的目的在於獲得洞悉自我心性本質的觀點,那是悟透心性的真實,而真實、本質就是在每一分每一刻間,以它本來的樣子來看它,而不是以我所希望或不希望的樣子來看它,更不是以我扭曲的價值觀來看它。

.慧能的「自識本心、自見本性」就決定了「悟」必需是對自我心性本質的頓悟,而頓悟就在當下一念之中得以實現,所謂「迷即經累劫,悟則刹那間」、「前念迷即凡,後念悟即佛。」也就是說,佛與眾生的差別,只是一悟,而迷與悟的不同,只在一念之間,也就是在內心對於真相的一個感覺間。

.慧能說:「我於忍和尚處,一聞言下大悟,頓見真如本性,是故將此教法流行,令學道者頓悟菩提,各自觀心,自見本性。」他提倡「悟」是發生在一念之間的,因此如果採取傳統的「漸修」方法,那就意味著對此「心性本體」必須一部分一部分地去認識拼湊,或是一段時間以後才存在,這就不能稱為本質了。不論你漸修多久,沒有發現本質之前,都不是真正有所收穫,因為再多不正確的部分相加,也不能構成正確的整體,這就意味著「漸修」的方法,最後若不能聚焦在「頓見真如本性」上,永遠不能達到對「心性本質」的整體把握。慧能的頓悟說,煩惱只在一念之間就可以解脫,那只是對「自有本性」的直覺體悟,這指出了一條簡捷方便的成佛道,大大縮短了此岸與彼岸的距離。

.傳統宗教重視誦經,而慧能認為「三世諸佛,十二部經,亦在人性中,本自具有」;傳統宗教提倡布施、造寺等功德行為,慧能卻視之為「修福」而非「功德」;傳統宗教主張念佛往生西天,慧能則指出,「若悟無生頓法,見西方只在剎那,不悟頓教大乘,念佛往生路遙,如何得達?」傳統宗教鼓勵人出家修行,慧能卻說「若欲修行,在家亦得,不由在寺」。這一切的差別,全在「內外」之別。

.什麼是六祖所謂的「頓悟」呢?如果我把無明比喻為黑暗,要拿什麼東西到山洞裡才能趕走黑暗呢?拿石頭再多不能趕走黑暗、拿木頭再多不能趕走黑暗、拿水再多也不能趕走黑暗,拿黃金再多也不能趕走黑暗,但在這一剎那間,只要拿出小小一根點燃的任何東西,當下就能放出光明、趕走黑暗。因此趕走黑暗不在努力多久,也不是在拿過多少東西,而是在於要拿到對的東西,用到對的方法,當下剎那間便能趕走黑暗,見到光明,這就是六祖「頓悟」的意義。

(這個光,就是對內心本質的反觀覺照,除此別無它法。八萬四千法門若不指向這裡,都將徒勞無功。)

.禪的「悟」雖然有許多的階段,譬如將一枝蠟燭拿到一間完全漆黑的屋子裡,黑暗就會頓時消失,那裡就有了光亮。如果再增加十枝百枝,或者上千枝蠟燭,屋子裡就變得越來越明亮。然而決定性的變化實際上是來自第一次正確的使用「光」所帶來的,只有方正確向,才有機會衝破黑暗。這就是禪的「開悟」。

科學能不能完整檢驗?

.我們試圖用科學解釋一切,但在大自然的領域裏面,永遠有著一種科學的網所不能打盡的東西。禪學也是如此,它是人們內在的一種大自然的重現,因此在禪領域中的無意識,無疑是超前科學的,因此給人有一種神秘的、未知的感覺。

.我們是永遠不能預期科學家們可以達到自我,因為科學的方式是站在外面看。如果想真正得識自我,必須反轉科學所追尋的方向。人類所應當關心研究自我,並且從裡面去感覺自我,而不是站在外面看。

.而科學終要有一日承認,要掌握全部的實體,然而它是無能為力的,科學家們所能做的一切,乃是指出這一個小小領域的部份存在而已,而這也足夠科學去忙碌了。

.具有高度文明的西方人眼中的「事實」,也許只是指與數量或統計數字相關的東西,因而它們有時是一種缺乏生命和血肉的抽象事理。而禪所關注的是真實活潑的自己(氣機感受)。

.禪並不曾反對科學對實體的趨近法,禪只是想告訴科學家們,他們的方法不是唯一的,還有另一種方法是禪認為更直接、更內在、更真實、而更合乎人的。



禅与开悟录音下载:(可右键地址,选择目标另存为 下载保存)
01:
http://www.zgxljy.com/htz/download/mp3/YY-01-01.mp3
02:http://www.zgxljy.com/htz/download/mp3/YY-01-02.mp3
03:http://www.zgxljy.com/htz/download/mp3/YY-01-03.mp3

黄庭禅官网:
http://www.htz.org.cn/

张庆祥讲师著作及YY国学讲堂MP3录音下载:
http://www.htz.org.tw/htz/cgi/activity_contents.php?id=38




心中出现太阳  能把天地照亮  从此步步光明   快乐大家分享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开心文化

GMT+8, 2024-5-3 06:04 , Processed in 0.017418 second(s), 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

© 2001-2021 kxwn.cn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