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心海宁 于 2012-5-23 14:25 编辑
何謂禪? 老祖宗造字費了多少心血:例如
一、「貧」:
二、「痴」:
三、「禪」: 先說「示」字。 「示」即啟示,也是神的代名詞。這個字是祭壇的形狀,字形也有從天上下降來的啟示之意。 將供品擺在祭壇上叫「祭」。 人跪在祭壇前叫「祀」。 人跪在祭壇前代表眾生開口說話的叫「祝」。 雙手合揖在祭壇前叫「神」。(天人之精神得以伸展開來) 總之這個「示」字是神的代名詞。(神明、自性真神) 再說「單」字。 「單」:單純、純粹、清真無染、信實。 「單」也有合一之意,修到天人合一,無一毫人慾之私就是單。 因此「禪」的造字是一個人毫無污染的親近自性真神的字形,單獨參悟尋求自我神性,讓神性真神單獨的存在,叫做「禪」。 (這字早在倉聖造字時就有了,到東漢時才被佛教給引用。但禪字意義與達摩「見本性為禪」完全一致。) .而自性是什麼呢?顯然能深入其境的人非常有限,因此禪這個字無乍看之下,雖如詩畫般的令人神往,但當你開始研究它,卻有如風雲般的詭譎莫測。而當你深入其境,又有一種前不見古人,後不見來者,蒼茫天地之中,感嘆一個人孤獨覺醒的感覺。
禪是什麼?
禪的定義與特質: .在佛家來說,禪是梵音「禪那」翻譯而來(而中國字剛好有禪符合此意)。禪是靜慮之意(從心上來說的),亦即其心體雖為寂靜而亦具審慮之用,故曰靜慮。靜即定,慮即慧。定慧等持曰禪。 .達摩:見本性為禪,若不見本性,即非禪也。(禪的目標是在認識自己的本性) .六祖:內見自性不動(人心不動),名為禪。 .在儒家來說,禪即正心,禮記大學篇的「定靜安慮得」即是禪的步驟及效驗。 .從道家的角度來說,禪學的作用是在於能使人們達到「泰然」的狀態。泰然狀態是「讓人們以其本身的樣子」而存在,並由此而掌握真理(氣、能量的真相)。泰然狀態意謂放下自我,放棄我的貪婪執著,變成人所應當有的樣子;它也意謂著具有充份的喜悅與悲傷的能力,也可以說是從一般人所處的半睡眠狀態中覺醒過來。 .從生活上來說,禪是發於本心本性以應萬事萬物的一種智慧,(即是和諧、平衡、安定、清淨、無染、智慧、慈悲的總合。)也可以說是無住心、禪即平常心。(沒有是非、成敗、善惡、得失等分別心。)它可以存在於任何事物發生之間,但大多數的時候,它常是被扭曲變形的。這其間,常有著莫大的「愚痴」偽飾於其間。 .禪的教育是要把心永遠保持「流動」、「無執」的狀態(任氣機感受去流動變化,如天上的白雲,任運逍遙,不滯不礙,毫無執著。)因為當心貪執在任何感受或氣血上,就意謂著這個流動被打斷,而正是這種打斷(被氣血所綑綁),對於身心靈的健康有害。 .禪指出從枷鎖到自由的道路,並把儲藏於我們之內的所有精力(精氣神),做了適當而自然的解放,讓那能量自由去流動,這些精力在分裂的知見下是被擠壓扭曲的,只有在身心泰然的狀態下才自在的解放開來。因此禪的目標乃是使得我們得以用快樂和愛,圓滿我們的精力,使我們免於種種的制約和殘廢,以便獲得身心的自由。 . .禪與煩惱、散亂相反,是放鬆身心、獲得快樂自在的良藥。禪的目標是要脫離枷鎖走上自由,達到完全的安全感和無畏。禪從來又是活潑自然、毫不勉強的,禪並不是想使人因壓抑惡欲而過美德的生活,而是想使人的惡欲在觀照實相的光與熱裡,得以融化為正見。 .禪可以說它一個發掘自我真相的過程,即「開悟」的過程。這是指對於真實自我的開悟,找到真實的自我,對於自我的體驗真實毫無偏曲,這種開悟是一種直接的體驗,而非反省性的領會,非思辨的對心性的直觀把握,也沒有情感的污染與繁複的理智思維作用。這過程不用嘴,不用腦,不用心,不用身體,而是用感覺,感覺到真實的自己來(氣、能量),並清楚地了解自我與萬物的關係。! .禪是看入自己生命本性的藝術(欣賞自己生命律動的美好)。它同時具有感性及理性的一面,是一種生活的智慧結晶,也是修身養性、立身處世的人生藝術,它始終不渝追求的是完整的人格。 .禪能讓人得到很好的心理矯治,養成自然的、活潑的、適應的人格。它是一門心理分析和治療的終極學問,也是一種拯救心靈的世界觀。 .禪不是一種玄妙的哲理,它講究的是對自己「徹底的直觀和真實」。 .禪是一種內觀的工夫,是從吾人自家寶藏中湧現的智慧妙藥,也就是向自己的內心看,直接進入內心的本身,從裡面來看自己,而不向外求,也不是站在外面看自己。因為「要解決自己的心理危機,首先要深入到自己的內心去!」 .佛洛依德說:「何處有本能衝動(內心氣機的湧動),何處就要有自我的真相。」把本能衝動變為自我實相,也就是禪的境界。 .禪師主要的任務是引導你瞭解「什麼是父母生你以前的本來面目?」「在燒成灰燼之後你是什麼?」「聽到一掌之聲」,並且「不用體、口、心」而表現出真我。 .禪是關乎什麼?它關乎真實的自己。禪學認為,人類精神危機的解脫,關鍵在於自身的認知和醒悟。然而認識真實的自己是何其難哉!聖哲整日教人「認識自己」就是最深的佛法,但學者們似乎根本不加留心,何其千萬次,他們把它踩於腳下,不斷的往外追逐!
如何感覺「禪」 .只在旁邊看是不夠的,禪是直接進入心性本身,從裏面來感覺它。意即我感受到了在心性之內脈動著的全部生命,並按它所生活的原樣來感受它。 .我們每個人,當靜坐而觀照他生命之最內在的深處時,都會有的一種感覺,“有某種東西在那裏躍動著(氣)“!當一個人真真實實的向內察看到,他會發現他並不是孤獨的、不是被遺棄的;在他之內有某種躍動,全然尊貴獨立的站在那兒,然則它並不是同其他一切存在分離,而是一體的。聽法者與默會此法者,既不是你的肉體,也不是你們的肚子、或肝臟、或腎臟,也不是空虛的空間。如此是誰默會這一切的呢?那就是在當下充分覺醒的感覺,沒有可分別之相,而歷歷孤明者。(感受變化的本身即是氣的變化,亦是本我的變化。) .當萬有俱寂之時觀照自己,卻依然有些事情發生了,一個個浪花出現了。那總是和「感覺」世界有關,而非關於其它。 .想要感覺禪,你要找對工具。當我們說:「我覺得這張桌子硬」或「我覺得冷」,這類感覺是屬於感官領域的,這些感覺全身都可能發生,但這感覺和「聽」或「看」之類的感覺有所分別,因為「聽」的感覺只能發生在耳朵,而「看」只能發生在眼睛。但若當我們說:「我覺得寂寞」或「我覺得很高興」時,這類感覺指的是「內心」的領域,內心的感覺與聽、看不同,也與思維不同(六根各管一個不同領域),內心的感覺只屬於內心,你必需先找到你自己內心的那份感受,否則永遠找不到自己的內心。然而寂寞或高興的感覺,仍舊屬於相對的意識領域,但“無意識”的本能知覺則是遠比這個更為基本、更初始的感受,它指向「無名」、「無分別」的領域,這隱藏著解脫的一切秘密。 .佛洛依德曾說:「何處有本能衝動,何處就會有自我的真相。」人若想讓“無意識的本能衝動”變成自我(純然的物理現象),就須先對這些力量有所認知。無意識的湧動力量,是一種得去感覺的東西,它是人身中最原始的感覺,也是真我的所在。使無意識的力量被人意識到,然後把本能衝動變為自我實相,這就是禪在尋找自我的開悟境界。 .十八世紀日本的禪師白隱把「聽一隻手掌的聲音!」當做公案,這無非都是在探討你的本來面目。 .禪的基本理念是針對一個人內在的運作力量,並且用最直接最自然的方式去感覺它,而不依靠任何外在的或人為的力量。這種對自我本質的洞察,不是一種智性的察覺,不是站在外面來做的洞察,而是進入內在去感覺它。 .禪是直指人心的(第七意識),它不用意識去思索(不是第六意識),而且強調在自身中直覺親證。 .舉一則被嚇到的公案。
禅与开悟录音下载:(可右键地址,选择目标另存为 下载保存)
01:http://www.zgxljy.com/htz/download/mp3/YY-01-01.mp3
02:http://www.zgxljy.com/htz/download/mp3/YY-01-02.mp3
03:http://www.zgxljy.com/htz/download/mp3/YY-01-03.mp3
黄庭禅官网:
http://www.htz.org.cn/
张庆祥讲师著作及YY国学讲堂MP3录音下载:
http://www.htz.org.tw/htz/cgi/activity_contents.php?id=38
|